提升、再造、联动……代表委员眼中的“城市更新”关键词

园区资讯 |2024-01-16

2023年,徐汇坚持将城市更新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,坚定不移打好城市更新攻坚战,努力推动发展转型、功能拓展、民生改善、品质提升。打破行政区划,徐汇构建大徐家汇、西岸滨江、漕开发拓展、徐汇中城、华泾门户“五大功能区”,组建管委会及办公室实体化运作,与房屋征收、住房改造、风貌更新、空间发展、道路绿化“五大城市更新指挥部”协同联动,统筹考虑产业、交通、生活、居住、商业、生态等元素,一体提升了徐汇产业、形态和功能。在两会期间,代表、委员围绕“城市更新”这一热门话题踊跃建言、积极献策。

作为基层工作者,张华代表表示深刻感受到“三旧”变“三新”对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,居民理解支持,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,带动小区软治理逐步加强。同时他也建议,加强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后期运营费的监管,确保合理合规使用。陈近清代表是一名居民区书记,她提出在民生保障方面,随着大力推进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建设,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日益增强,居委会实现沿街设置,让百姓办事更便捷。他建议由街道搭建平台,组织更多代表带领团队走进社区,从围墙外走到围墙内,与社区居民双向奔赴、双向互动、双向共赢,真正实现“社区、校区、园区”三区联动。

针对大徐家汇和滨江两个重点功能区,陆雄代表建议要把握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契机,拿出受群众喜爱、特别是受年轻人欢迎的徐家汇商圈更新改造计划。在更新改造的同时,锚定未来发展,制定大徐家汇中远期发展目标。同时,落实好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精神,拿出有针对性、有操作性、满足老百姓诉求的举措。此外,徐汇河道水系多、水资源丰富,特别是淀浦河横跨四区,郭凌冰代表建议加快淀浦河两岸优化提升,为居民提供更多公共休憩空间,为滨江聚拢更多人气。

上海市政协委员孙静认为,城市更新必须转变理念和方式,不仅限于居住改善,而应定位于城市品质和功能再造。徐汇要更加关注空间重构和功能复合,更加关注生活方式和空间品质,更加关注城市安全和空间活力,更加关注历史传承和特色塑造,更加强调“低影响”和“微治理”,以城市更新有效推进城区发展转型、功能拓展、民生改善和品质提升,全力做好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,为上海城市更新打造典范经验。

徐汇区政府聚焦标准化菜场改造、社区医疗资源补足、养老服务设施优化、公共空间品质提升、社区商业布局优化5个专项,系统推进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行动。区政协委员张恒通建议探索以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行动提升城区功能、创造品质生活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,提高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感、满意度。要打造符合城市整体规划方案,并贴合老百姓实际需求的社区生活圈,就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社区资源的情形下,加强社区空间的复合利用和功能之间的弹性转换,配齐社区食堂、社区卫生服务、社区文体、社区助浴的社区服务新“四件套”,从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入手,让老百姓真实地感受到社区生活的便捷化、人性化。

2024年,徐汇将继续坚定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工作要求,加快步伐、奋力一跳,持续做强五大功能区,加快推进“三旧”变“三新”,狠抓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打造新时期上海城市更新的“徐汇范例”。

(来源:上海徐汇官方微信     记者:姚丽敏、刘晓晶)